• <optgroup id="a2emm"><blockquote id="a2emm"></blockquote></optgroup>
  • <strong id="a2emm"></strong>
    <strong id="a2emm"></strong>
  • 胡偉論道

    天下一家,有啥說啥,農機就大。

    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胡偉論道>>風論>>

    關于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報告收藏




    玉米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廣泛分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06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2697.1萬公頃,總產量14.4萬噸,分別占糧食種植面積的26%和糧食總產量的30%。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玉米總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0%。在我國,玉米糧經飼兼用,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大力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不僅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有效爭搶農時,而且可以確保農藝措施到位,提高高玉米產量,實現玉米生產節本增效。機械化精量播種每公頃可以省種45斤左右,增產15%~20%。機收每公頃可減少損失3%-5%,平均節約成本225元左右。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發展,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正處在一個加快發展的歷史新起點,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玉米生產機械化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玉米耕整地、種植和田間管理等環節機械化問題基本解決,機收加快突破,社會化作業服務市場開始啟動,玉米生產機械化正呈現加快發展勢頭。2006年,全國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8%,其中,機耕水平達到59.4%,機播水平達到 58.7%,機收水平達到 4.7%。分區域來看,北方春玉米種植區目前機播水平**高,達到79.4%,基本上實現了播種機械化,機收水平4.7%;黃淮海夏玉米種植區,機播水平為58.2%,低于北方春玉米區,機收水平達到7.0%,發展**快,水平領先;南方山地丘陵玉米種植區,機械化播種、收獲正在起步??傮w上看,我國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表現出以下四個顯著特點。
    第一,技術裝備進步明顯。玉米耕整、播種機械基本成熟,已廣泛推廣應用。收獲機械基本定型,形成了懸掛式、自走式和玉米割臺等三種機型,目前懸掛式玉米收獲機可靠度達到95%以上,基本上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成為主導產品,具備了推廣應用的條件。
    第二,機收成為發展熱點。近年來,玉米收獲機械和機收作業供不應求,農民購機、用機熱情空前高漲,玉米收獲機械化成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增長點和亮點。目前,黃淮海夏玉米種植區中的山東、北京、河北、天津,北方春玉米種植區中的新疆、黑龍江、內蒙、山西已進入推廣階段,機具基本定型,發展勢頭強勁;黃淮海夏玉米種植區中的安徽、河南、江蘇,北方春玉米種植區中的陜西、寧夏、遼寧、吉林、甘肅處于示范推廣階段,基本確定應用機型,示范推廣工作開始啟動。
    第三,政策帶動效應明顯。從2006年開始,農業部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山東、河北兩省,開展了玉米收獲機械補貼試點,推動了兩省玉米收獲機械化的快速發展。2006年,山東新增玉米收獲機4300臺,機收水平達16.8%,其中,淄博市、東營市超過50%。2007年,玉米收獲機械補貼試點擴大到9個省、市、自治區,全國新增玉米收獲機近萬臺,為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玉米生產機械化作業市場趨于活躍。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各地形成了許多具有區域特點的玉米機械化生產服務模式,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作業大戶等各種作業服務組織發展迅速,提供機播、機收、秸稈處理等環節的單項或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玉米收獲機械跨區作業市場開始啟動,機手作業收益顯著。2007年全國有近1萬臺玉米收獲機投入跨區作業。山東省玉米跨區機收市場已經形成。
    當前玉米生產機械化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機收瓶頸尚未完全突破,成為制約玉米生產機械化的**主要因素。二是農藝農機不協調。各地玉米種植模式復雜,多樣化的種植行距和套作模式制約了機械化發展。三是示范推動力度不夠。國家和地方用于玉米生產機械化試驗、示范和推廣的投入較少。四是技術創新滯后。玉米收獲、免耕播種等機械基礎研發滯后,低水平重復開發嚴重,適應性、可靠性有待提高。
    二、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思路與目標
    美國、德國、烏克蘭和俄羅斯等國家在上世紀50、60年代基本實現了玉米生產機械化,并向機具大型化、作業多功能化發展。近年來,我國玉米消費呈剛性增長,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發展勢頭看好,加快玉米生產機械化成為發展玉米生產的迫切需要。
    ㈠發展思路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方針,按照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強化服務、梯度推進、協調發展的原則,農藝農機結合,重點突破玉米收獲機械化,穩步提高玉米播種機械化水平,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
    ——農機農藝互動。有針對性地開發、推廣適合不同區域需要的機具,同時逐步推動玉米種植標準化,適應機械化生產。
    ——社會化服務促動。積極引導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訂單作業、耕種收一條龍作業、跨區作業服務,提高玉米生產機械社會化服務的專業化、組織化、規?;潭?,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梯度推進帶動。率先發展黃淮海夏玉米區,積極發展北方春玉米區,有條件地發展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區的玉米生產機械化。
    ——多項技術聯動。將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與保護性耕作、“一增四改”和飼料青貯加工等技術措施結合,在機具開發上,實現大中小型相結合,專用兼用相結合。
    ㈡發展目標
    2010年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2015年達到60%以上;2020年達到70%,主產區解決收獲機械化問題,基本實現玉米生產機械化。
    三、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政策措施
    ㈠加大玉米收獲機械購機補貼力度,突破玉米機收瓶頸
    把購機補貼作為推動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直接的抓手,擴大中央補貼資金實施范圍,提高補貼額度。將北方玉米種植區和黃淮海玉米種植區全部列入補貼范圍,在南方山地丘陵區有選擇的進行補貼試點。重點補貼農機大戶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鼓勵地方資金累加補貼,支持、引導各種渠道資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為突破玉米收獲機械化瓶頸創造良好條件。
    ㈡推動玉米種植制度改革,為機械化生產創造條件
    切實落實玉米生產發展“一增四改”措施,積極推動套種改平播,實施規范化種植,實現播種、收獲機械化作業,促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
    ㈢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強示范推廣工作
    在玉米主產區,以玉米機收示范推廣為重點,建設一批示范基地,通過強化技術宣傳、培訓和使用指導,引導農民積極應用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黃淮海玉米種植區和北方玉米種植區重點開展玉米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南方山地丘陵種植區積極進行機播和機收試驗示范。
    ㈣強化組織引導,培育玉米機械化作業市場
    建設玉米收獲機械化信息服務平臺,及時發布玉米機收供求信息;加強玉米收獲機械化跨區作業的組織調度、技術培訓和維修服務,開展玉米收獲機產品選型鑒定和作業質量跟蹤調查,提高玉米機收作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㈤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玉米裝備技術水平
    支持玉米裝備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的基礎研究;研發青貯收獲、莖穗兼收、玉米小麥兼收等專用或多功能機具,以及玉米免耕施肥播種復式作業機具、高效植保機具、適應山地丘陵地區的機具。加強產學研推結合,開展玉米生產機械化種植模式研究,促進技術的熟化和成果的轉化。


    發表于 @ 2008年04月18日 16:17:00 |點擊數(

    舊一篇:支持他們,發出中國人的吶喊 | 新一篇:關于進一步提升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的報告

    博客信息
    胡偉論道的博客
    創建時間2006年03月10日
    今天點擊:770
    本周點擊:124
    本月點擊:699
    點擊總數:825192
    [發私信][加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類
    默認默認(387篇)
    風論風論(197篇)
    快遞短語快遞短語(59篇)
    閑苑閑苑(26篇)
    采擷采擷(21篇)
    隨緣隨緣(12篇)
    景色無限景色無限(7篇)
    光斕光斕(6篇)
    ©2016 nongjitong 農機通提供技術支持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政策 使用條款和版權聲明
    頁面生成時間:2020/12/23 22:28:59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在线97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_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妲己影院
  • <optgroup id="a2emm"><blockquote id="a2emm"></blockquote></optgroup>
  • <strong id="a2emm"></strong>
    <strong id="a2emm"></strong>